目前我國城市揚塵污染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
1缺乏統一管理
我國在大氣污染的治理上,采取的措施主要針對有組織排放源。而對于產生揚塵的開放源,幾乎沒有采取過 的防治措施,沒有相應的法規或標準。
揚塵污染管理涉及到多部門,如環保、市政、城建、園林、環衛、規劃等諸多部門,不易協調,加上環保部門在控制揚塵的工作方面缺乏有力的統一監督管理,使得揚塵污染長期處于失控狀況,不少控制揚塵污染的措施難以落實。
2對揚塵污染控制工作認識不足
大多數顆粒物污染嚴重的城市,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控制揚塵污染的緊迫性和重要性,城市還沒有 把控制揚塵污染工作納入到議事日程。實施上,控制揚塵污染工作技術含量不大,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的環境綜合管理能力,只要全社會動員,各部門分工負責,加大管理力度,在較短的時間內,肯定會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。
3優化的揚塵污染控制措施尚需
采用用覆蓋劑或灑水裸露地面或堆物(如煤炭、煤研石、煤渣、煤灰、砂石、灰土等物料)的揚塵,雖然可以暫時起到一些效果,但不能達到穩定的效果,目前似乎還沒有好的辦法。
又如,盡管綠化是控制揚塵污染的 措施,但在北方地區綠化受到氣候條件的制約,在缺水和寒冷季節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,因此,可以把擴大地面鋪裝同時作為減少揚塵的重要措施,既少花錢,又快。但一些專家從生態環境角度提出了不同意見,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尚需 。
另外,有些城市已經進行了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工作,如上海市的 結果表明,總懸浮顆粒物中,揚塵的分擔率達到了60%以上,這樣就可以對癥下藥。但是,還有很多城市沒有作過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工作,對大氣中顆粒物的來源不能確定,影響了環境管理決策的性和合理性。
城市人民應加強揚塵污染防治,開展城市周圍的生態環境建設,不使用篷布扣篷蓋布、密目網覆蓋,防治建筑、拆遷和市政施工、道路運輸和物料堆放的揚塵污染。
加強生態建設包括保有并增加水域面積、植樹造林、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和鋪裝地面面積。各城市要較大限度減少裸露地面,力爭做到“黃土不露天”。
在經濟不發達的城市、北方干旱城市,要充分利用中水資源。在不能市內 綠化的情況下,要采取地面硬化或鋪裝。
及早開展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的 工作,弄粒物的主要來源及揚塵中各類源的分擔率,用開展控制揚塵措施及其環境效益分析和經濟效益分析的 。根據各類源的污染途徑及特點,提出治理方法和措施,不同的城市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點,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治理方法,用較少的投入,獲得較好的效益。
扣眼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一種五金配件,雖然他已經很小了,但是有時候也是需要用到一些輔助的工具的,就像彈力腰繩之類的。彈力腰繩可在貨物下沉時收緊繩子,防止篷布扣松動,彈力腰繩由彈力部門和主體繩子組成,彈力部門采用橡膠棒外加編織繩,每根彈力腰繩有2段彈力部門。彈力部門在常溫下或經紫外線照射5d或高溫70℃,7d或低溫-50℃,7d處理后,應知足以下技術要求:
①彈力部門應在(20±5)kg的拉力下開始伸長。
②在(50±5)kg的拉力下能伸長(300±30)mm。
③彈力部門的往復拉伸疲憊機能:彈力部門拉長300mm后再恢復原長。
腰繩一端從篷布扣穿出后,繩頭再向回,從腰繩和篷布扣間穿過,打一個活結;另一端從眼扣穿出后,向回打一個死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