篷布扣材料問題特點與組成
<一>、篷布扣材料問題特點
篷布扣復合材料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材料組合而成,一般分為基質材料和增強材料。根據其材質的不同,復合材料分為聚合物基復合材料、金屬基復合材料和陶瓷基復合材料等。其中應用多的是聚合物基復合材料,它作為工業材料受到高度評價,主要局限于輕質、高強、剛性好的復合材料。根據剛性大小的不同,復合材料可分為剛性復合材料和柔性復合材料兩種。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是柔性復合材料之一。
篷布扣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問世已有50年的歷史,歸納其發展歷史可分為三代。
1、玻璃纖維和不飽和聚酯樹脂—熱固性樹脂之間的組合,出現于20世紀40年代,是以輕量化、生產性為目標的。其中玻璃纖維、,不飽和聚酯樹脂常溫能成形。
2、以碳纖維、芳綸和環氧樹脂—熱固性樹脂的組合為代表,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,是以提高機械性能為目標的。其中碳纖維、芳綸的、剛性高,環氧樹脂成形性良好。
3、使用以往纖維,組合基材為熱塑性樹脂,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。性能穩定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是以材料儲藏性、成形性和機械特性的提高為目標的。
<二>、不銹鋼扣眼的組成
不銹鋼扣眼一種較粗厚的棉織物或麻織物。一般多采用平紋組織,少量的用斜紋組織,經緯紗均用多股線。一種具有上蓋,下蓋,內增加圈實用改進型不銹鋼扣眼篷布扣,其特征是:內增加圈為均勻分布的帶尖齒空心圓環,上蓋為內側圓頸形,外側喇叭形空心圓環,下蓋為帶槽空心圓環。該篷布扣的主要技術特征為:具有上蓋,下蓋和內增加圈的篷布圈,其上蓋為內側圓頸形外側喇叭形空心圓環,下蓋為帶槽空心圓環,內增加圈為均勻分布的帶尖齒空心圓環。該篷布扣經鐵道部研討院測試鑒定,其抗拉力超過鐵道部部頒標準。
銅不銹鋼扣眼和鋁不銹鋼扣眼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。但是用法是一樣的,而人們也是根據銅不銹鋼扣眼和鋁不銹鋼扣眼各自的優缺點,而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不銹鋼扣眼的材質并不是很多種,其中常見的就是銅不銹鋼扣眼和鋁不銹鋼扣眼。另外就是還有鐵不銹鋼扣眼。但是由于鐵比較容易生銹,所以不銹鋼扣眼的生產廠家根據這一現象,也就很少生產鐵不銹鋼扣眼了。
包邊繩對接處應插接,對接點不能超過2個。所有插接處的插扣為5個以上。繩頭用苧麻線或滌綸線緊繞五圈,再縫扎四針,繩頭末端熱粘合處理不松散。腰繩通過篷布扣穿繩布與不銹鋼扣眼連接。彈力腰繩可在貨物下沉時收緊繩索,防止不銹鋼扣眼松動。彈力腰繩由彈力部分和主體繩索組成。彈力部分采用橡膠棒外加編織繩,每根彈力腰繩有2段彈力部分。彈力部分在常溫下或經紫外線照射5d或高溫70℃7d或低溫-50℃7d處理后,應達到以下技術要求:①彈力部分應在kg的拉力下開始伸長。②在kg的拉力下能伸長mm。③彈力部分的往復拉伸疲勞性能:彈力部分拉長300mm后再恢復原長,如此做1000次往復拉伸疲勞試驗后,彈力部分的伸長不大于60mm。將兩根橡膠棒分別編入距兩端繩頭2m處,將總長2m的編織繩分別壓縮在410mm橡膠棒外圍。橡膠棒兩端的細繩分別從編織繩中伸出,用馬蹄扣與腰繩主體結成一體,馬蹄扣不少于5扣。彈力部分一端距離繩頭分別變為3股繩,整體無斷接。繩頭末端熱粘合處理,端頭不松散。端繩角繩穿過篷布扣后應插接。腰繩一端從篷布扣穿出后,繩頭再向回,從腰繩和不銹鋼扣眼間穿過,打一個活結;另一端從篷布扣穿出后,向回打一個死結。相鄰兩腰繩活結死結位置交錯。